南方日報訊 (記者/馬喜生 實習生/劉益 通訊員/林金鳳)“校園性教育課程過於簡單,原因在於提供教育的成年人思想依然保守。”9日,在廣州首支兒童安全教育推廣志願服務隊成立會上,中山大學副教授裴諭新認為國內兒童性教育應該提前到幼兒和小學階段。記者還瞭解到,目前廣州有不少公益組織開發了較為系統的性教育課程,可惜的是這樣的公益課程難以進入校園。
  讓學生在運動中瞭解身體接觸
  “跟異性相處要保持1米距離”、“平時不要跟陌生人說話”。近年來,兒童受性侵的新聞見諸報端,家長或者老師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中,經常提及這些觀點,但是對性教育有多年研究的中山大學副教授裴諭新認為:“有些性教育理念很可笑。”
  裴諭新告訴記者,目前廣州絕大部分的學校只有在初中階段才開設性教育課程,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課程基本都是青春期生理課,與正確的性教育相去較遠。
  裴諭新說,與傳統學校相比,目前關註兒童性教育的公益組織,其內容與國際前沿接軌。專註3-12歲兒童性教育的廣州創意倉社會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創意倉”)便開發了不少這樣的課程,其負責人說,課程中設置了讓家長與孩子互動的游戲,比如讓家長與小孩參與有身體接觸的對抗性運動,比如籃球、足球等運動,孩子在運動完之後要參加分享會,總結在運動中受到的身體接觸,講出令其反感和不舒服的身體接觸,家長在一旁加以引導,通過運動對孩子進行初步性教育。
  “在學習中瞭解身體接觸,讓孩子明白哪些身體接觸是友善的,哪些接觸是惡意的,哪些身體接觸讓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這樣孩子學會了判斷,自然也就對如何與人近距離相處有了認識。”裴諭新說。
  裴諭新說,目前不少學校的性教育過於死板,特別是在防範性侵教育上大多是用理論性的原則,效果並不佳。
  家長應先補課 不避諱談性
  “在性教育上,中國的家長一直存在一個誤區,認為讓孩子看到裸體照片就會學壞”,裴諭新說,“因此當孩子問我從哪裡來的問題時,很多家長只會籠統講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如果孩子再追問下去,家長就卡殼了。”
  裴諭新說,一些發達國家出版的兒童性教育課本中,有比較多的裸體圖片出現,科普講解了生命誕生,但是國內的教材一直不敢如此“大膽”。裴諭新認為,原因既有教材編寫者擔心社會輿論反彈,也有家長“讓孩子看裸體照片會學壞”的想法。
  “事實上,小孩子看到裸體照體就是裸體照片,並不會聯想到性,聯想到性的是成年家長們。”裴諭新認為,家長在孩子性教育上應該“補補課”。
  家長應該怎麼補課呢?裴諭新建議,首先家長要願意跟孩子談性的想法,其次家長不需要刻意談性,應該自然而然地談,“小孩子對性的瞭解大多出於好奇心,如果家長的解答能夠滿足,孩子並不會做出出軌的事情,更加不會變壞”。
  創意倉中心負責人李梓盛告訴記者,其團隊曾在一家培訓機構做過性教育培訓,學生用紙條提問的匿名問題顯示他們對性似懂非懂,“這些二至四年級學生的問題涉及安全套和衛生巾”。李梓盛說,如果家長這時候及時告訴孩子這些知識,小孩子滿足了好奇心,對性也有正確的認識。
  家長要保護受性侵兒童
  最近,媒體報道了山東東平縣多名初中女生遭當地地痞性侵,一個受害者家庭因為報警“捅出”此事,而遭遇到其他受害家庭排斥,不得不搬家遠走他鄉。
  裴諭新說,由於社會對性侵認識不足,導致出現責備受害者的現象時有出現,“在性侵案件中,家長或者社會出於不理解而責備受害者,這樣造成的二次傷害對受害者產生的身體傷害更大,而且留下的陰影是難以消除的”。
  裴諭新建議,如果小孩被性侵了,家長從始至終都要保護孩子,“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你只是身體被侵犯了,這是別人做的錯事,千萬不能向孩子強調沒有前途了”。
  裴諭新說,有些家長也會選擇搬家遠離熟人,“搬家會對家長造成負面影響,家長千萬不能因此將氣撒在孩子的身上,認為家庭的不順是由孩子造成的,否則容易給孩子造成嚴重的二次傷害。”
  ■延伸與學校合作將性教育變成公選課
  在廣州,不少公益機構、社工和NGO組織從事著兒童性教育工作,它們提供的課程幾乎都是公益性質,而且與學校的性教育課程相比,它們的教育培訓更加系統化,形式更加活潑,可是它們無一不遇到這樣的情況——公益性性教育課程難以走入校園。
  專註於3-12歲兒童性教育項目的廣州創意倉社會發展中心開發出一套系統的培訓課程,在針對校園的課程中,他們設計了4-6個學時的培訓課程,但是這樣的課程難以進入學校的視野。創意倉中心負責人李梓盛認為,公辦學校雖然偶有邀請其團隊前往開講座,但是時間僅限於一堂課,這樣無法完整展示課程。
  同樣,愛成長綜合性教育性課堂組織也遭遇過性教育難以進入校園的尷尬。這個關註兒童性教育的公益組織在推廣其課程時,曾與家長和學校做過交流。“家長和學校聽了我們的課程介紹後,都意識到開展性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家長說他們難以啟齒與自己的孩子談性教育,希望由學校來講更合適;老師也說不知道怎麼講更合適,希望家長先開好頭,”愛成長公益組織的主講老師蘇艷雯說,“家長和學校在與孩子進行性教育上,存在著踢皮球的情況,究其原因是因為雙方都不知道如何開展性教育。”
  由於公益組織遭遇性教育課程入校園難的困境,創意倉和愛成長改變了推廣策略。創意倉將課程推進社區,目前富力地產開發的6個小區已經與前者進行兒童安全教育合作。李梓盛說,創意倉性教育的社區版本著重於創造條件讓家長與孩子互動,讓家長不避諱跟孩子談性教育。
  愛成長則將眼光放在影響家長和師範學校的“準老師”上。目前,愛成長除了與5所學校有常規合作外,他們將更多精力放在影響家長上。“有一些家長認同我們的課程,於是組織十幾個家庭,邀請我們前去上課培訓,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也影響了家長。”蘇艷雯說。
  不僅如此,愛成長正在與華南師範大學進行合作,通過與學校老師一起提供教學內容,他們將性教育變成一門全校學生可選讀的公選課,以此來影響即將走上教壇的準老師們。  (原標題:性教育公益課程難進校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j13ejwdj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